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回暖征兆,但新能源车市场却仍未走出低谷。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内汽车销量为219.4万辆,同比增长14.5%,新能源汽车5月销量为8.2万辆,同比下降23.5%。其中,占据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七成的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是自2019年7月同比增速转负后,一直持续至今。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日益萎靡,以及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亟待进化。尤其是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之后,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消费群体,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了一定认知度,低端、产品力差的新能源车已经很难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补贴的退坡,也迫使着新能源车逐渐从“占号神器”的代步工具向着具有高品质的高端产品进行转移。
不难看出,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已对新能源汽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今技术提升和品质也已成为新能源车企主攻的“合并项”。未来,我国的新能源行业发展将更加注重提升新能源车经济性、续航里程、充电便捷性,以确保在完全退补后仍然保持新能源车的竞争力,一旦完成“进化”,新能源汽车的春天也会再次来临。
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电动汽车屡次发生爆炸、起火事件后,消费者对电池安全性产生了更多顾虑。“安全第一是确保电动汽车长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前提。”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如是说,加大力度建设电动汽车的安全“底线”,才能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真正带动新能源产业的良性发展。为此,各新能源汽车厂家和电池生产企业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试图通过不同的技术路线、不同的产品等,不断提高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在车企攻克电池安全难关的同时,政策层面也开始逐渐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5月12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标准,这是我国首次出台电动汽车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6月2日,工业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会议,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呼吁加强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存在问题的车辆,应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隐患,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发生;6月8日,为了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从上述政策中不难看出,电动汽车安全比重正在持续提升,法律界人士向盖世汽车表示,国家最近在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上动作频频,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安全将从国家推荐性标准上升至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这意味着以后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和电池生产厂商要在完善新能源安全性方面多花心思。
研究院资深分析师指出,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生命线。国家频频出手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底线”建设,也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同时对提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