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尔.欧诺黑(Carl Honoré)
职场上,年纪大的人碰上科技产品就没辙的刻板印象,正在过时。Dropbox针对四千多名资讯科技专家所做的调查,发现情况刚好相反:55岁以上的人士在接触科技时,压力比年轻同仁小。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证实,程式设计师的知识与技术会随时间成长——五十多岁的人拥有的软体平台知识,通常不输(或胜过)二十岁的小伙子。法国卢昂商学院(Rouen Business School)教授尚.普拉隆(Jean Pralong),找到400位二十多岁至六十多岁教育背景 相似的人士,分析他们的工作表现,竟然发现年长员工掌握新科技的速度和年轻人一样快。
以罗恩.艾尔(Ron Ayers)为例,他在设计轰炸机与飞弹多年之后,将空气动力学的知识运用于打造飞速车。2006年,他的发明创下柴油机的路上速度纪录,时速达到350英里。现在他设计的车,地面时速达到了1000英里,预计2019年可推出。到时艾尔将是87岁。人们问艾尔是如何持续追上所有的科学新知与机械知识,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和科技一起与时俱进。」
前文提过的保险员琼斯也一样。69岁的她,和数位原住民没两样,在脸书上十分活跃,日常生活中一碰到问题就立刻查Google。她的iPhone下载了大量app,自动提醒她最喜欢的运动(大学美式足球)的赛事分数。琼斯在Craigslist上买办公桌,摆在她亚利桑那州的公寓里,充当双萤幕工作站。此外,她喜欢和打game的孙子聊科技。琼斯表示:「我对游戏一窍不通,但我懂的东西足以和孙子聊电脑,你知道,聊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顾问这一行竞争激烈,琼斯为了找到工作,不得不跟上保险产业的最新科技。我询问她的近况时,她正要去学一个叫「Epic」的新型複杂管理系统。琼斯表示:「那真是很强的一套软体,好先进,但我学起来不是问题。公司那位负责科技的先生会告诉你,我算是好学生,学习速度比有些年轻同事还快。」
琼斯的优势是长年和科技打交道。她二十多岁时,前夫在家里摆放了大量的科技产品,包括第一代的苹果麦金塔电脑。此外,她从事销售与零售业多年,接触过一波又一波的科技浪潮。前文提过,如果年龄大了之后必须学习相近领域的新技术,人脑一样表现优秀。然而,万一我们和琼斯不同,一生和科技不是那么有缘,那么上了年纪时碰到新科技会发生什么事?是不是注定无法上手?
当然没那回事。
着名报人雅利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在50岁出头时,第一次希望藉由网路,传播新闻与民意。当时哈芬登是作家,对科技所知有限,但她并未因此放弃。该学的,她就去学。自己不足的地方,就聘请科技人才帮忙。哈芬登最后在2005年,也就是55岁时,成立了《哈芬登邮报》(Huffington Post),如今是全球最成功的新闻评论部落格。
好吧,各位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50岁出头学科技还不算晚,毕竟贾伯斯研发iPhone时的年龄,和哈芬登成立全球级部落格的年龄一样。如果再老一点呢?
我为了找出答案,造访了纽约西城的「长青星球」(Senior Planet)。长青星球首创 「独一无二的社区中心,率先藉由科技的力量,改善熟龄生活」,提供线上资讯与谘询服务,从健康、约会、旅游到时尚,无所不包。此外,长青星球也提供电脑课程给完全没基础的初学者。一天晚上,我跑去参观课程,映入眼帘的是盖帝图库很少会收录的景象:十几名62岁至83岁的人士,正在用iMac架设网站。整间教室闹烘烘的,不时有人发出嘘声,要大家小声点,但一点用也没有:班上同学的情绪过于高涨。学员A摩拳擦掌,準备架设不必去美术馆也能欣赏画作的网站;学员B想在网路上贩售珠宝;学员C想成立报导非洲农业的新闻网站。我身旁那台iMac的使用者是一名80岁的女性,她等不及要用网路拓展自己的教练事业。她告诉我:「我这个年纪的人,打算以最理想的方式,把才能贡献给这个世界,所以我得学会外头的科技。再说了,学新东西很好玩—感觉好像又回到学校!」
除了我以外,在场唯一60岁以下的人是老师陈今(Kin Chan,译音)。陈老师今年26岁,穿着红T恤,上头印着长青星球的口号「怎么老,由我决定」(Ageing with Attitude)。老师把每一样东西都讲解得很清楚,没有一丝年轻人的不耐烦,但这堂课一开始就不是很顺利。有的学员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弄不清楚。光是要找到「开始」键,就已经手忙脚乱。还有人在滑鼠只需要点一下的时候,硬是点了两下。老师要大家登入线上平台的帐号时,有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帐号被锁住。陈老师不由得提高音量:「请把你们的密码,写在你们的本子上!」
但是过没多久,每个人都进入情况了。我因此想到,或许今晚刚上课时的一团混乱,不是因为学员上了年纪,而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电脑这种科技。前不久,我看到一个电视节目找来一群青少年,让他们使用昔日的科技。那些年轻人一头雾水。有的不晓得如何用唱盘播放音乐,他们拿起唱针,左看右看,好像那是什么奇花异草的茎。请他们以手动方式调整收音机频道时,有的人吓到脸色发白。那个节目的气氛轻鬆幽默,旁白说:「看到数位原住民被类比科技弄得手足无措,可真是有趣。」没人因此担忧整个青少年世代的认知能力出了问题。然而,如果有一个超过50岁的人弄不懂某种科技产品,就会因为年龄被鄙视。我们会不耐烦地发出「啧」的一声,交换心知肚明的眼神,觉得年纪大的人真没用。
年龄歧视是错误的推论。事实上,每个人碰上不熟悉的科技时,都会有一段学习曲线。你学习曲线攀升的快慢,态度与资质的影响力超过年龄。那一点除了是学习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陈老师在长青星球教了两年书观察到的结论。他表示:「学习新科技时,年龄只是数字而已。你的人格特质与聪明程度、你对电脑有多少兴趣,这些事影响学习成果的程度,远超过你几岁。」
还记得前文提过的搞笑自拍皇后西本喜美子吗?她72岁时,才第一次拿起相机。另一位女性若宫正子从银行退休后,六十多岁开始使用电脑,接着又靠着线上教学,自学写软体程式。若宫正子因为找不到给老年人玩的手机游戏,便自己设计一个。她依据的女儿节传统,设计出以慢速播放并介绍「雏坛」(Hinadan,摆放女儿节娃娃的台子)的游戏,苹果因此邀请82岁的她参加开发者年会。若宫正子今日四处推广在熟龄学习科技的重要性,跑遍全球接受採访与演讲。她在个人网站上传她游走各地的vlog,还教大家用Excel创作艺术。
这个世界的科技日新月异。我看到若宫正子这样的人士,再加上亲自跑去长青星球上课,我对自己的老年生活乐观起来。陈老师也有相同的感受:「我学到很重要的一课:不管相较于这个世界,你在某方面有多『落后』,只要你去尝试,总有一天会跟上。这个心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如果要真心相信这个心得,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即便是在长青星球(那个每张海报、每封电邮、每本宣传册都强调拥抱老年的地方),当学员学东西的速度不如想像中快的时候,有时仍会怪罪自己上了年纪。陈老师为了破除大家把事情推给年龄的心态,他会举一位学员的例子。那位学员92岁,患有帕金森氏症,但在他的电脑基础班与进阶班成绩都很优异,陈老师表示:「我不敢相信她学到那么多东西!」
科技能在老年带给我们翅膀,让我们超越老化的身体,参与这个世界。贞可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仍在使用脸书与YouTube,在阿拉伯世界累积了一群追随者。在伦敦的安养院「南丁格尔之家」(Nightingale House),93岁的约翰.李奇(John Rich)用iPad浏览新闻网站,跟上全球时事。此外,他在网路上旅游至遥远的他方,用Google Earth造访柏林的史得可立兹(Steglitz)街区,也是他小时候长大的地方。李奇还造访了英格兰的索美塞特郡(Somerset),那是另一个他曾定居多年的地方。他最近最想参观塞席尔(Seychelles)、加勒比海,以及各地的高尔夫球场。李奇表示:「Google Earth太不可思议了。我坐在这、在自己的椅子上,就能旅行到世界各地。」
伊妲.怀特(Ida White)则是尽一己之力协助他人。怀特生于纽约,成年后大都定居于美属维京群岛(US Virgin Islands,位于加勒比海波多黎各东部),担任老师、谘商辅导员、电台节目主持人、政治活动家。怀特如今八十多岁,住在佛罗里达的奥兰多(Orlando),但仍旧透过社群媒体,和第二家乡保持联络。她在脸书上提供建议给近700位朋友,其中许多人是她教过的学生,大家叫她「老师」或「怀特老师」。2017年,飓风重创维京群岛,怀特运用自身的灾害管理经验,传授灾后重建的窍门。怀特表示:「年龄不是脸书上人们第一件会注意到的事,那是很大的解放。我不必担心自己几岁,可以做自己。」
线上世界毕竟称不上「年龄不是距离」的乌托邦。网路上的年龄歧视,就跟性别歧视、恐同、种族歧视一样,随处可见。前文提到的波兰艺术家卜兰放在脸书和YouTube上的东西,有时会引来谩骂老人的评论。许多年长的游戏玩家仍然会隐藏真实年龄,以免招来辱骂老人的酸民。柯芮当初会选择透露真实身分,单纯是因为她愈来愈常与粉丝聊天。柯芮表示:「我想让人们认识我,因为我想认识他们。如果你根本不认识那些人,在网路上聊天其实没什么意义—纯粹是浪费时间。」柯芮说得很有道理。在网路上实验不同身分其实很有趣,可以带来解放,但如果你永远都得假装年轻,那就不一样了。网路空间若要超越所有的界限,人人都必须感到受欢迎才行。
我和柯芮聊完天之后,碰巧找到一个协助我们顺利老去的科技:你可以在智慧型手机上模拟老年的自己,或是在虚拟实境里,和栩栩如生的老年版自己交个朋友。这种事听起来是没什么的小乐趣,但研究显示,这么做可以缩减「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之间的「基本情绪疏离」(fundamental emotional disconnect)—让你有动力替晚年做更理想的规画,多运动、少拖延,甚至可以增强做人处事的道德感。
我问柯芮是否有兴趣和虚拟版的未来的自己,多相处一点时间,她大笑:「我都这把年纪了,我想我已经是未来的自己。」柯芮说:「我对自己现在的样子感到开心,也感到满足。我喜欢现在的我。」每当我听到有人这样说,我的精神总会振奋起来,不论对方是年轻人或长者都一样。不过,听见长我30岁的柯芮说出这样的话,再度让我想起,自从盖茨黑德的曲棍球锦标赛之后,我心中一直默默疑惑的一件事:柯芮能活得快乐,是否是熟龄带来的好处?或者该反过来讲,她击败了年龄?
相关文章︰
《终极慢活》:我们的祖先一定会困惑,为什么老少同住还需要成立计画 年过七十才学弹琴的老太太 75岁爷爷每天在Instagram贴画,成了网红 书籍介绍本文摘录自《终极慢活:现在是当老人最好的时代》,大块文化出版 *透过以上连结购书,《关键评论网》由此所得将全数捐赠联合劝募。
作者:卡尔.欧诺黑(Carl Honoré) 译者:许恬宁
本书谈老年,但绝非「长者限定」! (纵容年龄歧视,等于否定未来的自己)
为何人人都想「优雅地老去」?因为惧老、厌老。 其实,变老不是通往悲伤星球的单程票──
白髮不一定要染黑;皱纹是微笑曾经出现的地方。 老人可以在床上活蹦乱跳,在卧房里重获勇气, 更可以不畏世人眼光,上夜店跳舞,在街头涂鸦,活出自己的样子。
大胆变老,不只需要勇气,更需要改变「老年」的定义。
卡尔.欧诺黑(Carl Honoré)先前以引发全球响应的《慢活》(In Praise of Slow)一书,点出时代精神。此次再度介绍「长寿革命」这个席捲各地的运动,鼓励大家一起扬弃过时观点。
我们变老的方式正在发生革命。老,的确是生命无可避免的环节,从现在起的一年后,所有人都会多一岁,这件事无从改变,但我们的确可以改变自身变老的方式。银髮世界正在出现新面貌,每一个人都能以更大胆的方式,用活力与喜悦改写人生下半场。
现在是抛开偏见的时候。在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哪个年龄才(可)能做哪些事的界限愈来愈模糊。换句话说,我们必须重新设想该如何面对中高龄的生活,打破原本的社会结构,活出大胆精采的黄金岁月。第一步是抛开从前的人生模式。谁说一定只有小孩和年轻人才能读书,人生中段只能永无止境地工作,成家立业,最后抓紧残留的暮年游山玩水。在打破年龄成见的世界,这样的区隔将会消失,改成终身学习,少一点工作,多一点给家人与休闲的时间,在人生中段就能回馈社群;即便多添几岁,一直到最后,仍旧可以活跃地参与这个世界。
本书作者欧诺黑走遍全球,与带来启发的人士对谈。他的採访对象在公私生活中,都不甩社会上对于老年的成见。从文化、医学、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来看,我们所有人早已拥有全新的可能性。本书翻转社会对于教育、医疗、工作、时尚、第二春、政策的成见。只要对我们共同迎接的未来感兴趣,千万不能错过这本引人深思的喜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