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时光机,那让我们回到1786的一天,在意大利一个潮湿、充满腥气的解剖室当中,来自意大利的解剖学家Luigi Galvani(伽尔瓦尼)和他的助手正准备解剖一只死青蛙。当他双手举着手术刀,碰触到青蛙的腿部时,青蛙的腿部肌肉抽搐了一下。
这个名叫伏特的小伙子不仅是个贵族,同时还是一个物理学家,他受到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启发,多次实验论证,产生电流的并不是青蛙的肌肉,而是一些液体和两块异质金属。尽管伽尔瓦尼的结论并不准确,但从他开始,人们就开启了一系列对可储存电能的研究。
可能是伏特太过于沉迷于掌声,他并没有深入对这些电化学反应进行研究,电流产生的基本原理,他并不知道。正如在发明了罐头之后很多年人们才发明了开瓶器一样,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不知道电堆产生电的原理。
实际上“伏特电堆”的银片和锌片就是后来我们说的电池的正负极,而盐水浸湿的纸片就是后来的电解质。当时的科学家对化学电池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人们发现在电池产生电的同时,还会出现很多气泡(氢气),气泡控制不好,电池就容易膨胀、爆炸。
这时候的电池,电压低、容易爆炸、因为电解质使用的是硫酸,所以还有搬运不方便的问题存在,于是1888年,化学家卡斯尼尔将淀粉加入电解质中,制成浆糊状,从此这类电池就被成为“干电池”。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现在动力电池当中的电解质也是浆糊状的,但为了和固态电池当中固态的电解质区分,我们也通常将前者叫做电解液。
随后镍镉、镍铁电池被发明出来,但由于当时这些材料比其它蓄电池的料贵得多,因此实际应用受到了阻碍,但这也让镍这种正极材料体系的电池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后科学家对电池的研究,都在如何让电池的电力更持久、更安全、成本更低的道路上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