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姆.吉斯赖特(Tom Cheesewright)
曲不成调2001年,音乐产业终于一致行动,而我正好躬逢其盛。当时我在一家专门帮科技公司做市场行销的代理商任职,RealNetworks是客户之一,这家公司创作的串流媒体非常受欢迎,今天大部分的媒体消费都是倚赖这项技术,包括网路收音机、节目重播服务、英国广播公司(BBC)的iPlayer、网飞(Netflix)、Spotify等等。
RealNetworks过去曾居中与五大音乐公司做成交易,建立一个统合的数位音乐商店,最终可望挑战非法下载音乐的威胁。这家商店叫做「音乐网」(MusicNet),我个人参与筹备揭幕发表会,地点在伦敦的某家饭店。
在此之前的几年,透过Napster之类的平台在网路上非法下载音乐的行为十分猖狂。2001年2月,这个平台达到2640万用户的巅峰,而类似的网络也已兴起。2001年7月,艺人德瑞博士(Dr. Dre)和金属製品合唱团(Metallica)对Napster提出法律诉讼,最终Napster以结束营业收场。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提出诉讼的两造当事人音乐风格天差地远,可是在法律上的结盟效果奇佳。但这桩案件对整个网路上的盗版音乐流通遏阻力有限,用户纷纷转移到替代平台,例如Limewire。
在此同时,音乐产业大多拒绝投入数位分销。2000年,众家音乐公司销售的音乐光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总共卖出将近25亿张光碟,获利非常丰厚,因此业者觉得没有必要投资自己不懂的产品型态。可惜等到局势明朗,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音乐网是音乐分销商,而不是零售商,它志在成为单一平台,让不同唱片品牌可以在此建立自己的数位音乐商店,这里说的唱片品牌,就像是着名的英国唱片零售商HMV。
音乐网并不是HMV对数位音乐的第一波出击。HMV最初在2002年加入英国艺人盖布瑞尔(Peter Gabriel)的OD2平台,2005年才加入音乐网平台。当初HMV砸了1000万英镑,大张旗鼓启动它的新数位平台,但是才过了三年,却转到另一个平台重新再来。可惜的是,不管数位音乐再怎么成功,也无法弥补实体唱片行的业绩崩盘。HMV基于诸多理由,依然坚持传统,不放弃销售实体唱片,最后公司也因此彻底瓦解。
HMV宣告破产之前不久,我才见识到实体音乐通路和数位音乐通路的成本差异。当时是2012年,我去苹果公司位在伦敦摄政街的办公室拜会,替某项新产品(或别的东西)做简报。苹果公司的公关代表带我参观办公室的不同部门和工作团队,途中停下来在iPad控制的咖啡机取了一杯咖啡。这位代表指着一处说:「那面墙后面是iTunes团队。」我问他:「里面有多少人?」他说:「大概十七个。」
老实说,我记不得他说的究竟是十三、十四还是十七个人。我没有拿笔记下来,反正不超过二十人。
2012年苹果公司的iTunes营收并没有显着暴增,音乐内容型态和地理区的成长亦是如此。不过我们晓得,当年度那条产品线进帐近130亿美元,这笔营收有一部分来自欧洲,也就是那支十来人的团队所负责的地区(当然也有赖庞大的工程团队支援)。
我们来比一比HMV当时僱用的员工人数。2012年,HMV公司的营收是8亿7300万英镑,比前一年减少20%。为了经营公司业务,他们在英国的238家店面总共约有5000名员工,另外设在其他国家的分店也有员工。其实和两年前相比,HMV的分店数已经少了50多家。
5000名员工总共赚了8亿7300万英镑,但是公司需要支付店面租金、税金、物流成本,才能运输和销售那一点点塑胶做成的光碟。反观苹果公司一支十几人的团队就能赚到数十亿美元,因为产品是在网路上用数位方式提供内容,几乎完全没有物流成本。
这两家公司明显有天壤之别。
更令人咋舌的是实体媒体过渡到数位媒体的速度之快,从那次在伦敦饭店宣布数位平台启动算起,短短十年后,数位音乐就已经把一个百年产业杀得几乎片甲不留了。
商业大街的故事如果你有去那一天的音乐网发表会,你能预测到商业大街唱片零售店的末日将至吗?还有,当你首次试用苹果智慧型手机iPhone时,会料到诺基亚(Nokia)将会飞灰湮灭吗?第一次使用数位相机之后,会猜到柯达相机即将走入历史吗?
很少人在经历这些初体验时会产生疑惑,而能预料到结局的人就更稀少了。至于能够看出一项技术将导致某个产业没落,进而愿意赌上金钱和声誉,押宝这项破坏性技术的人,绝对是少之又少。即使拥有最多财务诱因的预测者(风险投资业),押宝之后真正获利的机会也只有5%。
以HMV、百视达(Blockbuster)和其他遭到高频变革重挫的大品牌为例,他们不觉得需要及早体认到风向的变化,不需要从一开始就窥见未来。大规模给了他们时间,让他们能够做出困难的决策,以求在新世界中继续生存,甚至蓬勃发展。然而这些大企业并没有因此而得利,反而等到一切都为时已晚,才设法寻求转变。拿诺基亚为例,该公司执行长的一句评语后来声名大噪,他认为自家公司正站在一个「焚烧的平台上」。为什么?
原因有很多,我们会在本书第二部分细谈,这里只讲个大概。
首先,这些公司没注意到未来的发展,至少没有往正确方向关注。每一家公开上市公司(任何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都被要求提前为下一个年度做準备。短期计画是典型的日常业务,总会视大环境的状况而定,把去年的数字拿出来加加减减几个百分点。大多数大企业也会展望遥远的未来,预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情况,虽然是宝贵的实验性演练,可是通常不会进行像样的投资。遗憾的是,这种预测演练并不常见,也许每五年才做一次。
一般来说,企业的中期规划做得很差,而这正是高频变革可能出击的期间。中期计画分别纳管不同产品或服务领域,多半纯属被动因应;这类变革计画以外部刺激为主,譬如政府监管、财源减缩,或出现竞争挑战等等。
简单来说,大多数公司根本缺乏正式的机制,无法窥看趋势,以及应付不久后可能降临的新生存威胁。
第二个问题是决策。大公司的权力往往高度集中,尤其是攸关策略方向的权力。决策过程需要能够协助组织採取适切行动的资讯,但是这种资讯在组织中的流动往往非常迟缓,而且经过一层又一层关卡之后,已经修饰过度,以致失去意义。组织核心的决策者常常把焦点放在必须立即出手的灭火行动上,以及他们已经知道并了解的竞争威胁上,至于企业外缘的现实状况,他们几乎被隔绝在外。
第三项问题是惰性。改变大型组织很困难,特别是长期提供相同服务的公司,而且该项服务又为股东赚进可观的报酬。这类公司受到财务和契约的束缚,多年来经过有机与优化发展,才能提供今日的服务,因此特别难以打破现状。从结构上来说,这些公司往往超级複杂,组织架构表盘根错节,不是难以理解,就是和日常现实严重脱节。打散组织架构再行重建,可能会对流程造成太大的破坏,哪怕这么做有利正确的最终目标,却可能害死公司。
书籍介绍本文摘录自《欢迎光临快时代!未来学教你洞察趋势,给企业及个人的引导指南》,商业周刊出版 *透过以上连结购书,《关键评论网》由此所得将全数捐赠联合劝募。
作者:汤姆.吉斯赖特(Tom Cheesewright) 译者:李宛蓉
变革猛袭而来,事前真的毫无徵兆? 当它带来的灾难(改变)一发不可收拾, 你是迎头出击,还是垂死挣扎?
趋势变化越来越快, 有準备的人,会好过一点!
全世界第一位应用未来学家——汤姆.吉斯赖特 带你回顾改变人类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变革的节奏预视未来, 助你用最健全的心态,面对随时可能遭遇的困难。
变革频繁发生: 人类科技超前进步,世界变得更为紧密。我们不能再以「快」或「慢」判定趋势,因为变革往往快得让人措手不及、更频繁发生。掌握「速度感」是顺行未来的唯一途径。
改变撼动业界: 变革比从前来得迅猛,「破坏力」更惊人。iTunes数位音乐崛起几乎瓦解实体唱片,HMV等传统通路风光不再。当你改用iPhone,会料到Nokia等传统型手机就此消失吗?当你按下数位相机的快门,有看到底片机走入历史吗?当你宅在家中,选择用Netflix追剧,有想过百视达会因此倒店关门吗?或者,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恐怕会失业?因为现在的工作很有可能被机器取代。
未来学的示警: 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谋职求生吗?为何「一技之长」在进入职场后几乎派不上用场?是硬背死记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知识」变得不再有价值?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同时教你以「3C力」──策展力(curate)、创造力(create)、沟通力(communicate),精进自我,朝未来大步迈!
趋势在变,我们也要动起来! 给努力朝未来进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