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尔(Nicholas Carr)
一九八○年代时,各个学校开始投资大量经费在电脑设备上,数位文件看似比纸本文件优越,也因此有不少人强力鼓吹其优点。许多教育家坚信,在电脑萤幕上面的文本加上超连结是对学习的一大帮助。他们宣称学生可以藉由超文本快速在不同观点之间切换,因此可以加强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读者不再受制于书页一步步地行进,也因此可以在各种相异文本间创造出新的思想连结。学术界更相信超文本会推翻作者的父权式权威,把权力移到读者身上;这个信念与正当道的后现代理论吻合,也更加强他们对超连结的期望。文学理论家蓝道和德拉尼在文中认为超连结可以把读者从印刷文本的「顽固物质性」解脱出来,因此「带来启示」。超连结「远离了书籍技术上的限制」,因而「让大脑重组生命经验中的各个元件,使其有更好的运行模式,因为它改变了这些元件之间的相关性或决定性连结。」
但是到了一九八○年代末期,这种热忱开始消退了。学术研究描绘出更全面的样貌,让人看到超文本对认知上的影响其实与原先想像的不同。事实上,在众多超连结里下评断、找出路需要相当高度的解题能力,而且不是阅读本身所需要的能力。解读超文本的过程会大幅增加读者的认知负荷,使得理解、记忆阅读内容的能力衰弱。一项一九八九年的研究发现超文本的读者常常会不用心地「在页面间点来点去,不会去认真阅读」。另一项一九九○年的研究显示超文本的读者常常「记不起来他们到底读过哪些东西」。
同年又有一项实验,是研究人员要两组受试者从一叠文件里找出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其中一组受试者搜寻的是电子超文本文件,另一组则搜寻传统纸本文件。使用纸本文件的那一组表现比使用超文本文件的表现更为优越。在一本一九九六年出版、探讨超连结与认知的书里,书籍的编订者回顾了这几项实验和其他相关的研究,认为正是因为超文本「会加重读者的认知负荷」,也难怪「在比较纸本呈现(一种熟悉的情境)和超文本呈现(一种对认知能力要求颇高的新情境)的经验时,结果不一定都认为超文本较为优越。」不过,他们预言读者在习得「超文本阅读能力」后,认知的问题就会消失。
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虽然网际网路让超文本变得普遍,甚至到了无所不在的地步,仍然有研究显示阅读直线进行文本的读者,比阅读文本里满是超连结的读者理解更多的内容、记得更多,学到的也更多。在一项二○○一年的研究里,两位加拿大的学者请七十位受试者阅读现代主义作家鲍恩的短篇小说〈魔鬼恋人〉。其中一组阅读的是传统直线进行的文本,另一组则阅读有超连结的版本,就跟网页一样。超文本版本的读者比另一组花更多时间才将故事读完,但是后续的访谈发现他们对于阅读的内容感到更困惑、不确定。该组有四分之三的人说他们很难跟上故事内容,但直线文本的读者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这个问题。
有一位超文本版本的读者抱怨:「故事一直跳来跳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超文本的关係,但是我做出一些选择后,故事的进行变得很不顺,好像突然跳到一个我没办法跟上的新的情节。」这个研究团队还进行另一项实验,这次拿的是一篇比较短、比较易读的故事,欧法蓝的〈鳟鱼〉,实验结果也如出一辙。超文本版本的读者仍然比较容易感到困惑,他们对于故事情节和意象的描述也比直线文本的读者不详细、不精确。研究人员归纳出结果,认为超文本「似乎会抑制全神贯注、贴近个人的阅读模式。」读者的注意力「移到超文本的机制和功用上,而非故事本身的经验。」呈现文本的媒体此时掩盖过文本本身。
在另一项实验里,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坐在电脑前,检视两篇论点相反的学习理论线上文章。其中一篇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另一篇则主张「知识是相对的」。两篇文章的版面布局方式相同,各段的标题也相似,并且以超连结交相连接,让读者可以在二者间快速切换来比较不同的论点。研究人员原本假设使用超连结的人会对两种理论和其之间的异同有更深入的认知,这是必须循序渐进将二者分别读完的直线读者所做不到的。但这个假设错了:事实上,直线阅读的受试者在后续的阅读测验里获得的分数,远比使用连结跳来跳去的读者高。研究人员于是推论超连结会妨碍学习。
另外,研究人员朱尔萍以另外一种实验方式,试图理解超文本如何影响人的理解。她要不同组的受试者阅读同一篇线上文章,但是文章里的超连结数量各有不同。之后,她要受试者写下阅读摘要和填写选择题,以测试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她发现超连结数量愈多时,对文章的理解也愈差。读者必须转移更多的注意力和脑力,以评断连结是否该点进去;这使得他们用在理解文本的注意力和脑内用在认知的资源减少。朱尔萍在报告中指出,该项实验似乎显示「连结的数量,与迷失方向或认知负荷过载」高度相关,「阅读与理解需要读者在观念之间建立关係、推出结论、动用既有知识,以及融汇出主要论点。因此,迷失或认知负荷过载可能会干扰阅读和理解等认知行为。」
二○○五年时,加拿大卡尔登大学应用认知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德史芬诺和勒菲佛进行一项範围广大的回顾研究,总共检视三十八个与阅读超文本有关的实验。虽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得到超文本会让理解能力衰退的结论,但就「超文本会让对文字的体验更丰富」这个一度盛行的说法而言,她们「几乎找不到证据」来印证。绝大多数的事证反而指出「阅读超文本所需要的抉择和视觉处理能力会伤及阅读表现」,特别是与「传统直线的呈现方式」比较起来时。她们归纳出如下的结论:「超文本的诸多特质会使认知负荷增加,并因此使得所需的工作记忆容量超出读者的能力範围。」
网际网路将超文本和多媒体科技结合起来,形成所谓的「超媒体」。这种电子连结和呈现的方式不仅包括文字,还有影像、声音和动画。一如超文本先驱曾坚信超连结会让读者的学习经验更丰富,许多教育家也认为多媒体(有时亦称为「丰富式媒体」)会加强理解与学习能力:输入的东西应该是愈多愈好。长久以来,这个假设未经足够的证实便被信以为真,但现在也已经被研究推翻了。多媒体势必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因此加重我们的认知重担,进而削弱我们的学习能力与理解程度。就提供思想的养分给大脑而言,有时供给愈少反而会得到愈多。
在一项于二○○七年刊登于《媒体心理学》期刊的研究里,研究人员请超过一百位的受试者观看西非马里共和国的简介,这个简介是在电脑里透过网路浏览器播放的。有些人看的版本只有一连串文字页面,而另一组看的版本除了相同的文字外,还有另一个视窗,里面串流着与文字相关的影音介绍。受试者可以随时暂停和播放这个串流。在看完简介后,受试者再回答一份共有十个问题的测验。文字版的受试者答对的题数平均为七点○四,而多媒体版的受试者却只有五点九八;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个差别相当重大。
另外,受试者也要回答一系列问题,提出他们对简介本身的看法。跟多媒体版的受试者比起来,文字版的受试者认为简介的内容更为吸引人、有教育价值、容易理解,和观感愉快;相较于文字版的受试者,多媒体版的受试者认为「我没有从这个简介里学到任何东西」的比例高出许多。研究人员据此推出结论,认为网路上普遍存在的多媒体科技「似乎会让资讯取得的能力受限,而非加强此能力。」
另一项由两位康乃尔大学研究员进行的实验则把一班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学生可以在聆听讲座时一边上网,从他们上网的纪录来看,他们会看与讲座主题相关的网站,但也会造访其他不相关的网站、收信、购物、看影片等,就跟一般人上线时做的事情一样。另一组学生也聆听同一场讲座,但是必须把笔记型电脑关起来。讲座结束后,两组学生马上接受测验,检查他们还记得多少的讲座内容。研究人员的报告指出,浏览网路的学生「在即时接受记忆评量时,就记忆需要学习的内容而言表现明显比较糟。」更甚者,不管他们看的网站内容是否与讲座有关皆是如此:他们的表现一样糟糕。研究人员拿另一班学生重複这个实验也得到一样的结果。
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学者也进行过一项类似的研究。他们要一群大学生观看一段日常的CNN新闻,在主播报导四则新闻故事外,萤幕会不时出现相关的图像资料,画面下方又有一个文字跑马灯。另一组学生看的是相同的新闻节目,但是图像资料和文字跑马灯都被剪掉了。在后续的测验里,观看多媒体版的学生比观看简化版的学生记得的资料少了很多。研究人员说:「看来这种多讯息的形式超出了阅听人的注意力能力。」
资讯以超过一种形式播送时,不一定会对理解能力造成负面影响。从阅读附有图片解说的教科书和说明手册来看,就能知道图片可以让文字说明更清楚,强化文字的功用。研究教育的学生也发现,在教学呈现里细心安排影音说明或解释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依照当前的理论来看,我们的大脑在处理视觉和听觉资讯时分别使用不同的通道。史威勒说明如下:「听觉与视觉的工作记忆就某种程度而言是分开的,也正因为它们是分开的,可用的工作记忆能藉由使用二者一起处理来增加,而非只使用其中之一。」因此,有时候「注意力分散的负面效果,可以藉由听觉与视觉模组双管齐下的方式加以改善」;换句话说,就是使用声音与图像来辅助。
不过,网际网路当初不是教育家发明出来加强学习效果用的;它并不会以经过缜密规画的方式呈现资讯,而是将资讯混成一个分裂注意力的大杂烩。网际网路本来就是设计成一个中断系统,一种刻意用来分散注意力的机械。这不只是因为它能同时显示多种媒体资讯,也是因为在网路上写出可以收发讯息的程式很容易。拿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来说,大部分的电子邮件程式会预设每五或十分钟自动检查新进信件,而且有些人按「检查信件」按钮的频率比这个还高。许多针对办公室电脑使用者的研究都发现他们会一直中断他们手边的事情,只为了阅读和回覆新进的电子邮件。对他们来说,一小时内检查三、四十次并不稀奇(不过如果问起他们自认的检查频率,他们给的数字往往比这个低了很多)。因为每看一次信件就代表思绪短暂中断和脑内资源暂时重新分配,整体算起来会付出很高的认知代价。
很久以前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大部分人从经验早就学到的事:中断的频率很高时,我们的思绪会分散、记忆会衰弱,而且还会变得紧张不安。我们的思绪愈複杂,扰人事物造成的伤害就愈大。除了让个人讯息(包括电子邮件、即时讯息和手机简讯)大量涌入外,网路也不停带来日渐增多的自动化通知。每当我们喜爱的出版品或部落格出现了新文章时,RSS阅读器和彙集软体就会自动通知我们。社群网路会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朋友在做什么,而且常常是每分每秒都在通知。每当我们「追蹤」的人发布一条新讯息时,推特和其他微网誌服务就会告诉我们。我们还可以设定通知来告知投资资产的价值波动、特定人物或事情的新闻通知、软体更新表,和上传到YouTube的新影片等。
依照我们订阅的资讯联播频道数量和它们发现更新的频率来看,我们也许每小时就会接收十来个通知,而且对于上线时间更长的人来说,这个数字可能还会高出许多。每一个通知都是让人分心的事物,侵犯我们的思绪,也是占据我们宝贵的工作记忆的一小块资讯。浏览网路需要格外密集的脑内多工处理。这样杂耍般的功夫除了让我们的工作记忆被资讯淹没外,还会对我们的认知造成科学家所谓的「转换成本」。只要我们转移注意力,我们的大脑就得重新找到方向,徒增脑部的劳碌。玛姬.杰克森在
《分心的人》一书里谈论多工处理,当中提到「大脑需要花时间才能改变目标、记下新任务所需的规则,并且挡掉前一项工作残留下来、仍然鲜明的认知干扰。」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光是在两个任务间切换就会大幅增加我们的认知负荷、阻碍我们的思绪,并增加我们忽略或误判重要资讯的危险。在一项简单的实验里,一群成年受试者在看了一系列各种颜色的图形后,必须依照他们看到的顺序来预测接下来的情形;在此同时,他们头上戴着耳机,听着一连串的哔声。其中一次试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忽略哔声,只要注意他们看到的形状就好;在另一次试验里,他们看到不一样的提示,要求则是要记录哔声的次数。每个试验结束后,受试者要完成一个测验,说明他们刚刚所做的事。
两次试验里,受试者预测成功的机率一样高。但是在多工处理的试验后,他们就很难从先前的经验推出结论。在两件工作中往返切换使得认知短路了:受试者是有把事情做完,但是不知道意义为何。领导这项实验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波德瑞克说:「我们从实验结果推测,在分心的时候学习知识和概念会让学习效果打折扣。」
一般而言,我们在网路上同时处理的不只有两件事,而是在大脑里把好几件事情丢来丢去,使得转换成本更高。在此必须强调,网路可以让人随时监控事情,并自动送出讯息和通知,这是它身为通讯科技的一大优势。我们使用了网路在这方面的能力,把这个系统的运行个人化了,把这个辽阔无边的资料库设计成可以反映我们各自的需求、兴趣和渴望。我们想要被打扰,因为每一次被打扰就会有宝贵的资讯。
若把这些告示和通知关掉,就是冒着失联(甚至是在社交圈里被排挤)的险。新资讯几乎时时刻刻透过网路送来,正好也符合我们某种自然倾向,依照纽约联合学院心理学家夏布利斯的解释,可以说是「过度高估当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就算是知道「新的东西常常无关紧要」,我们还是渴求新事物的到来。
于是,我们不停请求网际网路来打扰我们,打扰的手法一直在增加,也不停在变化。我们丧失精神集中和注意的能力,接受让注意力分散、思绪破碎的状态,而且完全不抗拒这些改变;反之,我们获得的是吸引人注意(或者,至少可说是让人分心)的资讯。不会有多少人愿意选择把网路的讯息关掉。
书籍介绍本文摘录自《网路让我们变笨?数位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思考与阅读行为(数位时代横排版、附完整中英对照索引)》,猫头鹰出版
*透过以上连结购书,《关键评论网》由此所得将全数捐赠联合劝募。
作者:卡尔(Nicholas Carr) 译者:王年恺
网际网路是资讯宝藏,还是知识荒漠?它会让我们无所不知,还是变得浅薄?
你计算过吗?每日对着电脑几个小时?不对着电脑,就打开手机,或者阅读器?FB、LINE、MESSENGER、INSTAGRAM都要不时看一下、分享、转贴几个连结吧?除了睡觉,你可以离线多久?还是睡到一半也要爬起来回个贴图?当我们不再记得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不再会用地址找路,其实我们的脑袋已经产生巨大的变化。
新媒体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
虽说科技始终来自人性,但是网际网路却已改变了我们的大脑,在人类智能与文化层面造成影响!科技评论家卡尔彙整从柏拉图到麦克鲁汉等思想家的观点,探讨「智能科技」(如字母系统、地图、时钟、印刷术、网际网路)的演进,说明大脑的神经通道如何因经验而改变。
「我想念我的旧脑袋!」
举例来说,印刷的书籍使人类可以集中注意力,促成有深度又有创造力的思考,继而缔造文明。网际网路则鼓励我们以打游击的方式,到处採集、蒐罗细碎的资讯,我们愈来愈习惯快速略读,接收资讯的来源无远弗届,但也很容易被干扰、打断、离题,遑论培养专注与沉思的能力。
结合人类智能史、脑神经科学与文化评论,全面且深入地探讨现代人的心智状态。卡尔这本书将永远改变我们对于网际网路和大脑的想法,端看你能否离线够久,好把这本书读完!